首页
南沙群岛论坛
南沙群岛讨论
南海历史与现状
海南省三沙市
守礁战友园地
南沙群岛新闻
目录
最近新闻节选
过往新闻存档
|
|
|
南沙群岛在线——南沙群岛新闻
本站存档了一些关于南沙群岛的过往新闻,主要是网络上发布过的,中英文都有,欢迎查阅。如果您发现我们遗漏一些重要新闻,欢迎联系我们,谢谢关注与支持!(2009-01-11最后更新)
最近的新闻更新请见南沙群岛论坛的新闻板块。
日期:2005-06-22
标题:守望南海——感受中国渔政302南海考察
作者:邓洁;杨少松
来源:稿件来源:农民日报
网址:http://www.farmer.com.cn/wlb/nmrb/nb1/200506220291.htm
正文:
302是中国渔政南海总队的一艘普通渔政船,它和船上28名渔政人一起,担负着南海区渔政管理和驻守礁盘的重任。5月19日,记者随农业部南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组织的西、南、中沙渔政巡航暨考察慰问团一起度过了2660海里的南海之旅。记者度过了有生以来最为独特的11天,切身体会了南中国海、中国渔政、中国渔政人和他们的南沙精神。
只要看到302顶层飘扬的五星红旗,苦点累点也值得
登上302船,迫切地想见到这些连续三次被农业部嘉奖的渔政人。从表彰会上,了解了许多他们直面危险的感人故事。登上302,处处洋溢的是谈笑风生和朝气蓬勃。
“我对未来也有许多梦想,我幻想有个宽阔的空间;幻想能自由自在地享受水和青菜;幻想下班后能守在亲人的身边……”说起这些,24岁的水手李启全脸上写满阳光。“3年的水手工作,我一点也不后悔。只要看到302顶层飘扬的五星红旗,苦点累点也值得。”
巡视着一望无际的大海,302船卷起的层层浪花似乎深情地在诉说着渔政人的光荣:为了祖国的尊严,他们不顾危险、英勇奋争、坚守阵地。渔政管理、服务渔民,他们是在南沙生产的渔民的坚强靠山,那不计其数的海上救助,不计得失的奋不顾身,始终将渔民的安危挂在心中。
为了这些,他们要随时准备着跟他国的武装挑衅抗衡;为了这些,他们要远离家人,活动空间仅限于这艘千吨级船舶;为了这些,他们要忍受淡水和蔬菜的奇缺,长期驻守在高温、高湿、高盐的南沙海疆。
究竟是什么支撑着302一路走来?
农业部南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吴壮局长对记者说:“许多人都问过我,在当今的社会,渔政人为什么能冒着危险、忍受艰苦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工作,其动力从哪里来?回答这个问题,还要从渔政人守礁十年来的实践中体会……
从1994年起,中国渔政船首航南沙,揭开了我国在南沙海域实施渔业执法管理的序幕。同年年底,南海区渔政局奉命担负守礁任务至今。
从渔业执法到驻守海疆,渔政人面临着新的考验。“人是做事的主体,也是决定效果的主体,但人的行为取决于思想。”为快速适应新形势、新任务,吴壮局长认为首要问题是抓政治思想教育,并且随形势任务的变化而被赋予时代的内涵,那就是爱国、无私奉献、艰苦奋斗。
“既然是国家需要,总要有人去做。”302的元老之一,轮机员徐伟进认为,“既然选择了这一行,就干好它。”“热心、肯帮人”是同事们对他的评价。在总队,实际出海时间他排第七,农业部三次表彰,他连续两次荣立二等功。当记者走进他正在值班的机房,首先感觉是热、吵。机器的轰鸣声让人面对面都无法交谈;主机旁6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更让人不愿久留。但从他嘴里却很少听到苦,相反交谈中可以感觉到,他似乎更享受这份工作本身。由于守礁,他和同事们长期无法和家人团聚,甚至连电话也无法通一个。“现在有了卫星电视,可以看看新闻、电视剧等,也算是对外界有所了解。”逐步安装的电视的确为守礁人带来了世界的信息,但无法化解对家人的牵挂。今年以来,302已在海上执行任务累计达120天之久,这期间包括除夕和春节。多年来,他们当中有连续几个春节在海上度过的;有为了执行任务抛下病重的亲人,回来时亲人已永远去了,再无法见到的;有拖着病体坚守在岗位上的……
“我们有单位,家里有事找单位和我在家一样。”追问当时的感受,他们几乎全是轻描淡写。长期的海上工作仍然无法避免渔政人“累了身子、苦了妻子、误了孩子”的现状。只是从他们嘴里听不到怨言,有的只是干一行、爱一行、钻一行的实际行动。
大个子王汉楚为人温和,巡航途中,一首《好男人》声情并茂,博得满堂喝彩。当问起在生活中是否是个好男人时,神采飞扬的眼神中多少显出一丝忧郁,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,说:“最遗憾的是愧对2岁的女儿。陪她的时间太少,无法做个好爸爸,所以只要在家,我都会尽量不出去应酬,多些时间陪她玩。”
1米8的身高,使他在相对狭小的船上显得特别突出。“我陪着南海、陪着礁盘的时间远远多于陪伴父母的时间。”十年的守礁生涯,他不但从普通的水手成长为二副,同时,也顺利通过成人大专考试,现正在攻读本科课程。
这就是渔政人,恰恰是这份艰苦,磨砺了他们的意志和情感。看似普通的他们,同时还肩负着保卫南海这片蓝色国土的重任。
302船长黄民话不多,谈起海上的斗争,他最有发言权。他说,对于挑衅,302船从来没怕过。面对危险时,全船人员毫不畏惧,宁死不退的情景至今让他印象深刻。身穿防弹衣,忍着40摄氏度高温和饥渴考验,大家始终坚守各自岗位,有的同志因中暑晕倒,但始终没有一个人擅离职守。
对于我国南海作业的渔船来说,302是他们的保护神。船长向我讲述了2002年3月23日的情景,那天302船接到局里紧急救助命令时,已在南沙执行守礁任务超出时间十多天,当时礁盘四周一片漆黑,海上刮七八级大风,风高浪大,海况十分恶劣。302船不顾危险立即吊放小艇,顶着风浪靠近琼海09079
渔船。原来渔船上一名叫谢发胜的渔民失压受伤,当时其全身浮肿、眼睛外翻、不能进食和小便,已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,生命垂危。见状,渔政人员连忙将其紧急处理,并于第二天迅速送往海南省三亚市大医院抢救,该渔民因及时救治脱离了危险,赠送的“恩情如山重、今生永铭记”锦旗,挂在302的会议室里,熠熠生辉。
曾母暗沙,我们带着祖国的问候来了“一直期待着这一刻,当真的看到国旗慢慢升起的时候,一下子,眼泪充满眼眶,差一点流出来。”24岁的陈韫是考察团最小的成员,去年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毕业,分配到南海渔政局工作。这次作为惟一的越南语翻译随团考察。谈起参加刚刚过去的升旗仪式,她显然还没有从激动的状态中恢复过来。
对曾母暗沙的认识,是从中学课本开始。作为祖国的最南端,它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,尽管现在还无法随心所欲地亲近它。对于考察团成员来讲,能亲身来到曾母暗沙,参加升国旗、投放主权碑仪式,无疑是此行最期待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。
5月22日早上5点多,穿戴整齐的考察团成员陆续聚集在驾驶室。远处编队303船清晰可见。电子海图仪上明确标注—————曾母暗沙海域。
当全体人员集中在顶层甲板时,还不到5点30分,天刚蒙蒙亮,整个海面模糊一片。
备旗、列队,甲板上逐渐安静下来,朦胧的晨曦中充满着神圣。两名护旗手一人扶拉绳、一人扶旗角,庄严地守候在国旗的两侧,身后是着渔政制服的中国渔政302船的全体成员。
当考察团副团长、南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崔利锋的号令从对讲机中传来,宏亮的国歌声奏响,鲜艳的五星红旗随之冉冉升起。
四周依然是茫茫大海,想象中的岛礁和主权碑并没出现。
“曾母暗沙是我国的神圣国土。近几年来中国渔政船每年南沙巡航都来到这里,在祖国的最南端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、投放主权碑,这既表达了我们伟大祖国对这片海域拥有神圣的主权,也表明了我们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坚强决心。”主持完升旗仪式的崔利锋副局长望着飘扬的国旗,眼中满是坚定。
“每次在这里升国旗都激动万分,这是中国对主权的宣示。但如今,这片海域的资源被他国所掠夺、岛屿被侵占。”参加过数次升旗仪式的渔政员,望着逐渐退后的海水,显示出无奈和愤怒。
原来都是资源惹的祸。南沙群岛及邻近海域自古以来属于中国。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世界各国包括周边国家对此均无异议,但随着南沙海域蕴藏的丰富石油和油气资源等不断被发现,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,越南等周边国家便不顾历史事实,先后将目光投向南沙,并不断使用武力大量侵占我南沙岛礁,大肆掠夺石油等资源。马来西亚1979年12月21日出版新地图,把我国曾母暗沙海域及其侵占的岛礁和附近海域共约27万平方公里划入其版图,并于1980年单方面宣布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。于是,从1994年巡航开始,到达曾母暗沙升国旗时,时而会有他国军舰监视的身影。
让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延伸到南沙5月24日下午2点30分,礁盘终于在众目企盼中映入了大家的眼帘。由海天连接处的一个小点,渐渐放大。远处的海面出现一个由浅绿色直至浅白色的圆环,礁盘宛如镶嵌在辽阔大海中的一颗珍珠。
礁盘看到了,高脚屋和楼房看到了,礁上传来的整齐的欢呼声听到了,那是早已等候我们的守礁卫士在向编队致意。
“祖国”、“亲人”的概念,在这一刻,变成一股强大的力量,压得人心里沉甸甸的,“疆土”显现出超凡的亲和力,不经意中已使人双眼模糊。
敬礼!美丽的南海明珠!敬礼!可爱的守疆卫士!
这颗明珠得来不易。1995年2月,礁盘上第一代高脚屋拔地而起,从此渔政人员又多了个称呼“守礁人”。
礁盘远离大陆,气候恶劣,条件艰苦。但在“守礁人”眼里,它是祖先留给中华民族的瑰宝。船驶过航道口,海水出现明显的一圈乳白色的边界,泛着微波的海面变得平整、光滑,像一面浅绿色的镜面,船长介绍说,现在正进入礁的心脏———泻湖。
早在2000年6月,“守礁人”开始在泻湖内搞起网箱养殖。2001年2月,科研人员对首批试养品种进行验收,军曹鱼最大体重已达10.5公斤,每尾月平均增重率约为近岸养殖的两倍;美国红鱼最大体重2.35公斤,每尾月增重率近0.3公斤;红笛鲷、石斑鱼较近岸养殖增重稍快或基本持平。
养殖试验的成功,填补了我国在热带珊瑚礁养殖的空白;同时为守礁与建设、守业与创业的有机结合探索了新路;其次,就是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调整、保障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。
在三副黄汉全的印象中,泻湖在开发早期,来自海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的渔船最多,有时晚上有二、三十条大大小小的船并排抛锚在这里,灯火辉煌,非常壮观。
为保护和合理利用南海渔业资源,促进南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,渔业部门探索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,包括增殖放流及从1999年开始的伏季休渔等措施,实践证明,均取得了明显的生态、经济和社会效益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