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首页
|
南沙群岛在线——南沙群岛新闻
本站存档了一些关于南沙群岛的过往新闻,主要是网络上发布过的,中英文都有,欢迎查阅。如果您发现我们遗漏一些重要新闻,欢迎联系我们,谢谢关注与支持!(2009-01-11最后更新) 最近的新闻更新请见南沙群岛论坛的新闻板块。 南沙群岛新闻--过往新闻存档纪录日期:2005-07-14 标题: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特别报道[移民篇] 铺向南洋的悠悠航路和情 作者:高 虹 来源:海南日报 网址:http://www.hndaily.com.cn/new/php/20050714/65823.php 正文: 也许是“海上丝路”打开了海南人的视野。大批上岛的移民,循着逝去的海上繁华,沿着海路漂向更远的地方 而无论离去或固守,这个温润的海岛最终成为许许多多移民灵魂深处“根”。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海南人。 海南岛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移民岛。岛上的居民,一直有一种祖先迁徙的心态积淀,他们或因谋生,或因避难,或因发展,再度漂洋过海移民到异国他乡,海南也因此成为继广东、福建之后全国著名的第三大侨乡。据统计,现在有300万琼裔,正散落在世界约60个国家和地区。 回望历史,有如梦醒时分的往事闪回,想要看清楚这梦中的往事,只有让自己走入历史,重拾海南人质朴、感伤、散发着温暖的过去。 “海上丝路”打开海南人视野 随着“海上丝绸之路”向远方延伸,人们征服海洋的能耐和信心日渐丰盈,海南人已不满足固守孤岛生涯。内心深处,他们渴望拥有更宽广的视野,触摸更辽阔的天空。 早在西汉,海南岛的黎、汉先民就开始向东南亚地区自由移动,最早抵达的是交趾。交趾地处越南北部,是南海区域的贸易中心,从西汉起的一千多年间都属于中国版图。自汉武帝起,海南岛正式列入中国版图,与交趾存在着行政上的隶属关系。这种隶属关系,历经东汉、三国、两晋、南北朝,一直断断续续地保持着。约翰·克劳弗德斯所著的《出使暹罗及交趾》一书曾写及:“交趾之外贸易国,每年有海南岛船约15至20只,每船载重2000担至2500担。”随船贸易的海南商人和船工,有部分留在当地经商、谋生或定居,成为侨居海外的海南先祖。省迁琼先民研究会王俞春先生认为,海南人最早迁居的国家是越南。虽然没有文字记载当时两地间的移民情况和具体数字,但频繁的商贸往来必然带来融合,是谁也无法忽视的史实。 据明《正德琼台志》记载,海南人移居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始于宋代,而最先移居的国家是占城,即越南中南部。占城自古以来也是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一个中转站,隔着北部湾、南海与海南岛相望。宋乾道八年(1172年),一批占城人驾船来海南岛做生意和买马,趁机掠走一批海南人和财物,这些被掠走的海南人就是早期的越南琼侨。此后,因生活贫困、战乱纷起、自然灾害、海盗强掠及经商需要,走向海外的海南人越来越多。 自元代,海南人开始向暹罗,也就是今天的泰国侨居。据史籍记载,元朝和暹罗的素可泰皇朝建有外交关系,中国人可以到素可泰京都经商和做工。至元三十年(1293年),元朝在海口设置“海北海南博贸提举司”,专门管理海南岛与外地贸易活动。当时,海南岛与暹罗的贸易极盛,“海南岛航行与暹罗贸易之船,皆泊于昆仑岛,以资樵没”。“暹罗有仁之棉花,每担约值暹币8株至12株,多输往海南岛”。暹罗湾有个初贝岛,聚居了不少海南人,每年约有10至15艘海南船只到初贝岛上收购棉花和燕窝。 也许“海上丝路”的繁荣打开了海南人的视野,也许海南人根植心灵的移民情结使然,循着逝去的海上繁华,一代代的海南人先祖走出荒岛,走向远方。 1605年的琼北大地震,迫使不少琼人“去番谋生”。震中东寨港至今仍可见当时的凄怆景象。 本报记者李幸璜 摄 琼州地震的历史震波 明代郑和下西洋,更加促进了到南洋的航线与航海技术的成熟。从那以后,到东南亚一带谋生的海南人更是大大增多。据海南地方志记载,明代海南人出洋起码有一千余人。 如果说此前海南人向外迁移出于多种需要,那么明代的出洋显得纯粹而无奈。王俞春认为促使海南人出洋的主要原因有两个:一是被海盗掳掠到国外当苦力,一是横祸飞来的琼北大地震。 明代,海南岛四周沿海海寇活动非常猖獗,他们不但抢掠财物,还掳掠人口勒赎,无力赎身者就被贩卖到国外充当苦力。这一幕幕悲惨往事,在海南各州、县志上都有很多记载。据《崖州志》载,“明嘉靖四十五年,贼何乔、林容等复犯崖州,突出大疍港,远近骚动。复攻抢驾村,杀伤甚众,掳数十人去。”《儋州志》也记载,“隆庆六年,白沙叛兵陈六等数百人寇儋耳……掳男妇百余人至新英港登舟入海。”被掳去的海南人,犹如角落里兀自生长的野草,靠着顽强坚忍的生命力在异国他乡坚强存活下来,甚至成婚育子,将血脉不断延续。 而明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(1605年7月13日)午夜时分的那一场琼北大地震,成为海南历史上久久不能醒来的噩梦。那是海南历史上有记载的最大的地震,震级相当于7.5级,震中就在琼山东寨港。这是一场波及琼北大部分地区的灾难:琼山与文昌交界大面积沉降,72个村庄一夜之间沉埋海底;原先一水之隔的琼山演海与文昌铺前,一夜之间变成隔海相望,两地往来竟要航行10多公里;琼山、文昌、澄迈、临高等县城的公署、民房、府学、庙宇等倒塌殆尽,死伤无数;连广东、广西部分地区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…… 震波过处,满目疮痍,重建家园的艰难超出人们的想象和承受能力。崇祯十四年(1641年),演海旧圩村和儒林村的村民林树华、陈道裨尝试“向洋开拓,去番谋生”。他们驾着小渔船,闯过铺前门,渡过海安继续西行,一边捕鱼一边寻找航道。经过一个多月的海上漂流,终于抵达安南(现越南)的芽庄,成为海南历史上最早的有名有姓的侨民。林陈二人出洋成功的传奇故事传回家乡,陷入生活绝境中的人们仿佛看见一线希望,纷纷效仿“去番谋生”。 明朝末年,清军逐渐南侵,海南政局也十分不稳定,民众逃向南洋的势头有增无减。由于装备简陋和航海技术不成熟,当时的逃难生涯非常危险,通常是随波逐流,漂到哪里就在哪里靠岸。千余名海南人,就这样散落在越南、暹罗、马来半岛等地,经过世代繁衍,融入当地的社会生活。 历史上数次出洋高潮 从清代以后,海南历史上曾掀起数次全岛性的南洋移民高潮。 仅清代就出现过两次南洋移民高潮。一次是19世纪中叶,海禁逐渐被解除,容许向海外移民,海南船只到东南亚各国的商贸活动日益频繁,出洋定居的人随之增多。循着古远的“海上丝路”,海外贸易的活跃对海南向外移民无疑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。另一次是光绪年间,清政府明令允许华侨出国或回国经商办实业。当时,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国家正在开垦荒地种植橡胶,需要大量外来劳工,通过亲戚邻里的挈引,大批海南人越洋谋求生计。仅1875年至1898年,通过海关出洋的海南人就有24万人之多。 上世纪初期,战乱纷起,有着“去番”传统的海南人更是加速了迁徙的脚步,特别是文昌、万宁、琼海和琼山东部一些村庄,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亲戚在南洋。据史料考证,上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,海南出洋人数剧增。持续的战乱惊扰了平静的生活,人们纷纷向外寻找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,即使未来仍是那么模糊而遥不可及。1947年,据东南亚各侨居地区当局发表的数字统计,海南人在东南亚各国的人数达到29万人,其中新马等地有15万多人,泰国3.5万人,越南5万人,印尼和婆罗州3万人,其他地区2万人。 这段时期海南人大量出洋谋生,与妇女加入移民队伍有很大关系。过去,妇女是禁止出洋的,大多数男人单身出洋,把妻儿老小留在老家,直至年老才落叶归根。巨大的生活压力之下,女性柔弱的肩膀逐渐变得坚强,独自撑起家庭的一片天空。到清光绪三十年之后,政府才解除妇女去南洋的禁令,许多侨居东南亚各国的海南人,纷纷回乡携带妻儿到南洋共同生活,使得各国琼侨的男女比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。 东南亚各国是海南向外移民最多的地方。但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,东南亚一些国家的难侨相继向世界各地迁徙,有的回归祖国,有的在联合国帮助下向其他国家移居。 这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海南人,有着永不断线的“海南情结”。他们通过建神庙、宗祠、工商行会、地缘性会馆等形式,把海南人紧紧联系在一起。1857 年,新加坡华侨韩亚二、王与德等人牵头,向英国东印度公司购买了小坡吗拉岭街6号相连的三间房子,作为同乡聚会和来新琼人的寓宿之地。这就是在海外华人中颇负盛名的琼州会馆。此后,曼谷、马来西亚、越南等地的海南乡亲也相继成立了自己的联谊组织。如今,在全世界范围内,海南籍华侨已组织了近300个海南同乡会。1989年,由新加坡海南会馆倡议,在新加坡召开了第一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。 这些“百年会馆”,像一条条红丝线,把海外的海南人结成一个坚实的团体,不管身处何地,不管去国多年。 海南人传统移民心态的积淀 有关海南人向外移民的线路,学术界一直颇有争议,至今仍未得出确切答案。海南人先祖去向模糊,最早的“海上丝路”,甚至郑和下西洋的种种细节,也无法插上准确的路标。但考古的发现与史料的拼接,一再提醒我们,海南人寻求沟通、交流和融合的梦想,从来就没有停止过。 海南大学周伟民教授多年致力于海南移民史研究。周伟民说,十九世纪中叶,海南人持续不断地向外移民。从社会心理的角度看,海南人作为移民的后代,本身有一种家族的集体记忆,或者是社会传统的心理积淀,即长久不断地向外迁移;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,海禁取消后,向海外的商贸活动日益频繁,这也在客观上促使海南人向外移民。 周伟民教授认为,海南人向外移民史经历了三大转变。 职业上的转变。无论明清,还是近代,甚至更古远的年代,海南移民在东南亚所从事的都是服务行业,或者出卖苦力,或者充当店员。经营生意的,也多是开咖啡店、鸡饭店、理发店和小旅店等,社会地位十分卑微。这种社会角色,激发了海南人奋发图强、出人头地的心理,他们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,要在教育领域拼出一个春天。越来越多的海南移民后代走进了大学,并开始进入当地主流社会。新加坡南洋大学从1956年创校到1980年关闭,期间先后有6位校长,其中海南籍的就占了两位。 乡根观念的转变。过去,海南人始终贯穿着一种心态———衣锦还乡,叶落归根。老一辈的海南移民省吃俭用,穷毕生之积蓄回到家乡养老,他们对家乡有着深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。随着下一代成长起来,他们已与当地社会、习俗融合在一起,对家乡的归属感不如上一代那么强烈,从叶落归根走向落地生根。 心态上的转变。海南的海外移民后代,除了男性接受高等教育、任高职外,移民后裔中的女性,也多受良好的教育,在社会上做出重要贡献。从低声下气到扬眉吐气,海南的海外移民更加自信地走向新的生活。 虽在外飘零多年,海外的海南人总想为家乡做点什么,在内在情感里,他们以回归、回馈、回赠祖居地引以为荣。于是,海口得胜沙出现了百年老街,座座南洋风格的骑楼至今仍在无言诉说海南华侨的桑梓情怀。于是,在海南侨乡,最高的房子是学校,最漂亮的房子也是学校。哪里的学校最漂亮,哪里就有海外乡亲的功德碑。资助办学,是海外海南人始终不普遍的情怀。 无论离去或固守,乡土就是乡土,根植于魂灵深处的故土情结,总会在某些时刻生发出绵绵念想、缕缕牵挂。其实,我们相隔并不遥远。
|
||